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文丨西林

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編輯

哈佛大學Howard Gardner教授曾提出,理想的學校就應(yīng)該像兒童博物館,給孩子上課的,應(yīng)該是各行各業(yè)里真正的專業(yè)人士,他們可以帶著孩子們一起探索真實世界,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,教給孩子們真正實用的知識和能力,而不是應(yīng)對考試的技巧。

今天我們想與大家分享的這部紀錄片——《博物館的秘密》攝制組前往世界上最著名的14所博物館去尋找展品背后的故事。從蒙娜麗莎、西斯廷教堂和圖坦卡蒙國王的黃金面具,再到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神秘的“坦克室”,紀錄片充滿了我們已知的和未知的驚人真相。

對孩子們來說,最好的一點是,這部紀錄片它將生物、化學、機械制造等各個學科都融入到歷史研究中,通過細膩精準的解讀,把冰冷的藏品變成一段段歷史的見證,變得鮮活起來,更容易讓孩子們理解接受。

 

梵蒂岡博物館

每個西方人,都愛看裸體嗎?

梵蒂岡是天主教的中心,教皇尤里烏斯二世(1503-1513)在位時,大膽啟用當時的雕刻新秀米開朗基羅,繪制了西斯廷天頂畫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尤里烏斯個性急躁,在他的督促下,米開朗基羅的繪畫天賦完全釋放,僅僅用了4年多的時間,便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畫。

但很快,教徒們對神圣教堂里裸露的眾多形象產(chǎn)生了反感,受到《圣經(jīng)》里亞當、夏娃偷吃禁果后用無花果葉遮羞的啟發(fā),一場“無花果葉運動”隨后發(fā)展起來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所有裸露雕塑的關(guān)鍵部位都被遮住,就連米開朗基羅的天頂畫也被后期加工了。

其實名畫、雕塑等藝術(shù)品都是時代精華的凝結(jié),你看懂了藝術(shù),也就相當于看懂了歷史和文化的演變發(fā)展。從小接觸藝術(shù),孩子的藝術(shù)修養(yǎng),審美能力都會得到培養(yǎng),眼界和格局也更加開闊。

 

盧浮宮博物館

蒙娜麗莎為什么這么有名?

其實蒙娜麗莎也不是一開始就像現(xiàn)在這樣出名的。它于1911年失竊,偵探阿爾方斯.貝迪龍偵破,而后博物館加緊防御,作品才隨之名聲大起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(偷盜者油漆工佩魯賈,偷盜畫作后搭乘公交車回家)

拿破侖的為皇后加冕的油畫,是一幅充滿謊言的作品,因為實際上,拿破侖是毅然決然地將皇冠戴在了自己的頭上,為自己加冕。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,是一場喜劇,沒有那么多完美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旋轉(zhuǎn)木馬的由來充滿“血腥”,16世紀的法國,愛運動的亨利二世喜歡“馬上長槍比武”,他也因此收藏了很多件鎧甲,然而,這項他熱愛的運動最終害死了他。

1559年6月的一天,亨利二世的右眼被長槍的碎片感染,導致大腦損傷。盡管大膽動了開顱手術(shù),但11天后,他還是去世了,此時,他的新鎧甲還未完工。

危險的“馬上長槍比武”由此改革,目標變成了木耙,后來又變成機械地騎在木馬上的游戲,再后來,就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旋轉(zhuǎn)木馬,旋轉(zhuǎn)木馬上孩童們天真的快樂來自一位國君的死亡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(亨利二世的新鎧甲(盧浮宮))

每一件文物背后,似乎都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。畫作失竊卻因此名聲大振;美麗的油畫下是冷酷的謊言;日夜擺在展廳用于顯示君王身份的盔甲,其實國王根本沒有穿過。

這些教會孩子們,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,對孩子的批判能力是一種鍛煉,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,探求真理也要借助理論依據(jù)。

 

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

你知道斗牛犬為什么叫斗牛犬嗎?

因為以前的屠夫相信,在殺牛的時候,嚇牛,可以讓肉質(zhì)更好,于是把狗培育成了短腿、短臉的外形,無法被牛角挑起,而又能嚇唬牛,并取名“斗牛犬”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(1936年的冠軍狗(安大略))

可是如此一來,斗牛犬的呼吸道變短,一旦遭遇熱氣候,就無法及時散熱,結(jié)果,這只1936年的冠軍狗就被熱死了……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我們可以通過歷史,看到事物的發(fā)展歷程,明白它由何變成今天的模樣。孩子們在觀察歷史的同時,也會接觸到生物、人文方面的知識,這種跨學科學習往往記憶深刻,事半功倍。

這些打破生物進化,被人類創(chuàng)造出來的生命,存在的價值究竟是什么,人類是否有權(quán)利去改變自然,創(chuàng)造新的物種,這是一場充滿哲學意味的思考,可以試著讓孩子發(fā)表自己的觀點,也可以培養(yǎng)對自然,對生命的敬畏。

 

埃及博物館

你知道古埃及人為什么要造金字塔嗎?

在古埃及人的認知里,世界起源于怒海,怒海中浮出金字塔形的山丘,用于迎接太陽神。法老建造金字塔,就是在重現(xiàn)神造萬物的時刻,好讓自己死后也能成為太陽神。

但并不是所有的法老都令人敬仰,比如下埃及的法老蘇尼西斯。盡管在他的統(tǒng)治下經(jīng)濟崩潰,但他的墓穴里出土的黃金制品,絲毫不遜于有著黃金面具的圖坦卡蒙。原因是,他盜了上埃及法老拉姆西斯兒子的墓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除了人類、動物木乃伊之外,還有食品木乃伊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在法老的墓室中,有很多狒狒的木乃伊,為了獵捕它們,獵人們幾乎橫跨了整個埃及。為什么這么辛苦的一定選狒狒?為什么不能用別的?

因為在埃及文化中,狒狒代表一種神明。那除了狒狒外還有哪些動物有著特別的意義呢? 隨著劇情的推進,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徹底激發(fā),由點及面地去了解事物,發(fā)散性思維得到鍛煉。

 

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

只有羅馬人喜歡斗獸嗎?

其實英國人也有這樣的愛好。當今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的倫敦塔,曾經(jīng)是個監(jiān)獄,里面還關(guān)著各種奇珍異獸,特別是獅子,作為皇家貴族身份的象征。但到了17世紀,卻成了斗獸場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雖不如古羅馬那般,拿人命變態(tài)取樂。貴族們也是殘害了不少動物,讓它們互咬互斗,直至死亡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動物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,本是快樂的生靈卻被貴族拿來當做游戲的棋子,這是用來培養(yǎng)孩子同理心的絕佳選題。

 

紐約大都會藝術(shù)博物館

博物館管理員除了看護博物館之外,還可以做什么?

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的時候,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負責鎧甲的管理員巴士福德·迪安,接到美國陸軍部的“指示”,設(shè)計制造適用于現(xiàn)代戰(zhàn)爭的防護鎧甲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從中世紀的鎧甲中,迪安受到啟發(fā),設(shè)計出了圖紙,但未等制造,戰(zhàn)爭就結(jié)束了。

不久,二戰(zhàn)爆發(fā)了,迪安的徒弟繼續(xù)研究,未等成品批量制造,戰(zhàn)爭又結(jié)束了。

跟著這部紀錄片看遍全球14座頂尖博物館,全面提升孩子藝術(shù)素養(yǎng)

不管這防彈頭盔和護甲的實用性如何,一個博物館管理員居然能設(shè)計圖紙、制作模型,已經(jīng)是一件令人驚嘆的事情。

生活中就是有很多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,很小的一顆螺絲關(guān)鍵時刻也可以起到大作用,增加孩子的自信心,敢于嘗試,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。只有發(fā)揮每一個人的科學潛能,才能帶動國家科學創(chuàng)新的進步。

如果我們沒機會陪孩子一一拜訪這些著名博物館,那不妨看看這紀錄片,在可以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的同時,也試著試著換一種思維看待歷史,看待生活,也許會有不同的收獲。

 

發(fā)表評論